為什麼大腸癌?原因、風險因素與預防方法全解析

為什麼大腸癌?原因、風險因素與預防方法全解析

為什麼大腸癌?

大腸癌的發生原因複雜,主要與遺傳、飲食習慣、生活方式以及腸道慢性發炎等因素有關。

大腸癌,又稱為結直腸癌,是全球最常見的癌症之一,也是導致癌症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理解「為什麼大腸癌」的發生,對於預防和早期發現至關重要。大腸癌的成因並非單一,而是多種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涵蓋了基因的易感性、長期的不良生活習慣,以及腸道微環境的改變。

大腸癌的發生機制

大腸癌的發生通常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始於大腸內壁細胞的基因突變。這些突變會導致細胞生長失控,形成良性的瘜肉(息肉),最常見的是腺瘤性瘜肉。絕大多數的大腸癌都是從這些腺瘤性瘜肉演變而來,這個過程可能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如果這些瘜肉未被及時發現和切除,其中的一些細胞會進一步發生基因突變,變得惡性,並侵襲周圍組織,最終形成癌症。

基因突變是癌症發生的根本原因。這些突變可能由以下幾種方式產生:

  • 遺傳因素: 部分人天生就攜帶與大腸癌發生相關的基因突變,這會顯著增加他們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 環境暴露: 長期接觸某些致癌物質,如某些食物中的化學成分,也可能損傷腸道細胞的DNA,引發突變。
  • 細胞分裂錯誤: 在細胞不斷分裂複製的過程中,偶爾會發生DNA複製錯誤,雖然身體有修復機制,但長期累積下來的錯誤也可能導致癌症。

主要的風險因素

了解哪些因素會增加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是預防的第一步。以下是一些被廣泛證實的風險因素:

1. 年齡

隨著年齡增長,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會顯著增加。雖然大腸癌也可能發生在年輕人身上,但大多數病例發生在50歲以上的成年人。

2. 家族史與遺傳性疾病

若有近親(如父母、兄弟姐妹、子女)罹患大腸癌,尤其是多位親屬患病,或在較年輕時就確診,則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會顯著提高。某些遺傳性症候群,如:

  • 遺傳性非息肉症候群(HNPCC)或林奇症候群(Lynch Syndrome): 這是最常見的遺傳性大腸癌原因,會顯著增加罹患大腸癌以及其他癌症(如卵巢癌、胃癌)的風險。
  • 家族性腺瘤性瘜肉症(FAP): 患者的結腸內會形成數百甚至數千個腺瘤性瘜肉,若不治療,幾乎100%會發展成大腸癌。

3. 個人的癌症病史

若曾患有大腸瘜肉,或曾經罹患過大腸癌,再次罹患的風險會增加。

4. 飲食習慣

長期攝取高脂肪、低纖維的飲食是導致大腸癌的重要因素之一。具體來說:

  • 紅肉和加工肉類: 攝取過多紅肉(如牛肉、豬肉、羊肉)和加工肉類(如香腸、火腿、培根)與大腸癌風險增加有關。
  • 缺乏纖維: 飲食中纖維攝取不足,會導致腸道蠕動緩慢,延長糞便與腸道黏膜接觸的時間,增加致癌物的作用。
  • 烹調方式: 高溫烹調(如燒烤、油炸)肉類可能產生致癌物質。

5. 生活方式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現代社會大腸癌年輕化的重要原因:

  • 肥胖: 超重或肥胖,特別是腹部脂肪堆積,與大腸癌風險增加相關。
  • 缺乏運動: 長期久坐、缺乏規律運動會影響腸道功能,並可能導致體重增加。
  • 抽菸: 抽菸不僅傷害肺部,也是大腸癌的風險因素之一。
  • 過量飲酒: 長期過量飲酒會增加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6. 慢性腸道疾病

長期患有慢性發炎性腸道疾病,如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或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會增加罹患大腸癌的風險。這些疾病會導致腸道長期處於發炎狀態,增加細胞突變的可能性。

7. 糖尿病

有研究表明,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可能略高於非糖尿病患者。

預防大腸癌的策略

雖然無法完全消除罹患大腸癌的風險,但透過調整生活習慣和定期篩檢,可以顯著降低風險並提高早期發現的機會:

1. 健康飲食

採取對大腸健康有益的飲食模式:

  • 增加蔬菜、水果和全穀物的攝取,以獲取足夠的纖維。
  • 限制紅肉和加工肉類的攝取頻率與份量。
  • 選擇健康的烹調方式,避免高溫燒烤或油炸。

2. 規律運動

每週進行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有助於維持健康的體重,促進腸道健康。

3. 維持健康體重

透過飲食和運動控制體重,特別是減少腹部脂肪。

4. 戒菸限酒

戒除菸癮,並限制酒精攝取量。

5. 定期篩檢

這是預防和早期診斷大腸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根據個人風險,醫生會建議合適的篩檢方式和頻率:

  • 糞便潛血檢查(FOBT): 檢測糞便中不易察覺的血液,可能提示瘜肉或癌症。
  • 大腸鏡檢查(Colonoscopy): 這是最準確的檢查方法,可以直接觀察大腸內壁,發現瘜肉並即時切除,也可直接取樣化驗。
  • 乙狀結腸鏡檢查(Sigmoidoscopy): 檢查大腸的末端部分。
  • 影像學檢查: 如電腦斷層掃描(CT scan)的結腸攝影。

對於大多數50歲以上且無高風險因素的成人,建議每10年進行一次大腸鏡檢查,或採取其他定期篩檢計畫。若有家族史或遺傳性疾病,則需提早開始並縮短篩檢間隔。

6. 了解家族史

了解自己的家族史,並告知醫生,以便醫生能提供更個人化的風險評估和篩檢建議。

總之,「為什麼大腸癌」是一個多面向的問題,與基因、環境、飲食和生活習慣等因素緊密相關。透過積極調整生活方式,並重視定期篩檢,我們可以有效降低罹患大腸癌的風險,並提高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機率。

為什麼大腸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