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增肌:增肌原理、飲食、訓練與恢復全攻略

怎麼增肌:增肌原理、飲食、訓練與恢復全攻略

怎麼增肌

怎麼增肌?增肌的核心在於「超負荷訓練」與「足夠的營養補充」,透過對肌肉施加比日常活動更大的刺激,促使肌肉纖維產生微小撕裂,在休息和營養的支持下,這些纖維會修復並變得更粗壯,進而達到增肌的目的。這是一個需要耐心、紀律和正確方法的过程。

以下將從增肌的根本原理、飲食建議、訓練技巧以及恢復策略等方面,為您提供一份詳盡的增肌指南。

增肌的科學原理:肌肉生長機制

肌肉生長的過程,也被稱為肌肉肥大(Muscle Hypertrophy),主要透過兩種機制達成:

  • 肌原纖維肥大(Myofibrillar Hypertrophy):這是肌肉體積增加最主要的原因。當肌肉承受足夠的壓力時,肌肉纖維內的肌原纖維(構成肌肉收縮的基本單位)數量和直徑會增加。這需要透過舉起較重的重量,並在較低的次數範圍內進行訓練。
  • 肌漿肥大(Sarcoplasmic Hypertrophy):這指的是肌肉細胞內的肌漿(Sarcoplasm,包含肌糖原、水、脂肪、蛋白質等)體積增加。雖然這也會讓肌肉看起來更大,但對肌肉力量的提升相對較小。這通常透過較輕的重量、較高的次數和較短的組間休息來達成。

為了最大化增肌效果,建議將這兩種機制結合,透過不同重量和次數的訓練來全面刺激肌肉生長。

訓練是增肌的催化劑

要讓肌肉生長,最關鍵的便是給予肌肉「超負荷」(Progressive Overload)的刺激。這意味著您需要循序漸進地增加訓練的難度,讓肌肉不斷適應並成長。常見的超負荷方法包括:

  • 增加重量:這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當您能輕鬆完成某個重量的訓練時,就應該考慮增加重量。
  • 增加訓練次數:在相同重量下,嘗試做更多的次數。
  • 增加訓練組數:完成更多的訓練組。
  • 縮短組間休息時間:減少每組訓練之間的休息時間,增加肌肉的代謝壓力。
  • 增加訓練頻率:更頻繁地訓練同一塊肌肉群(但要注意恢復)。
  • 改善訓練動作的技術:更標準、更充分的動作範圍,可以更好地刺激目標肌肉。

建議的訓練頻率和動作選擇

  • 全身訓練(Full Body Workout):對於初學者,每週進行2-3次全身訓練是一個不錯的開始。每次訓練涵蓋大肌群,如腿部、胸部、背部、肩部和手臂。
  • 分部位訓練(Split Routine):隨著訓練經驗的增加,可以考慮將身體不同部位分開訓練,例如:
    • 上/下半身分開:一天訓練上半身,一天訓練下半身。
    • 推/拉/腿分開:推的動作(胸、肩、三頭),拉的動作(背、二頭),以及腿部動作。
    • 特定肌群分開:例如胸、三頭;背、二頭;腿、肩。
  • 訓練動作的組合
    • 複合式動作(Compound Exercises):優先選擇能同時動用多個肌群的動作,這些動作效率最高,能帶來最大的整體刺激。例如:深蹲(Squats)、硬舉(Deadlifts)、臥推(Bench Press)、引體向上(Pull-ups)、划船(Rows)、肩上推舉(Overhead Press)。
    • 孤立式動作(Isolation Exercises):用來針對特定小肌群進行額外刺激。例如:二頭彎舉(Bicep Curls)、三頭下壓(Triceps Pushdowns)、側平舉(Lateral Raises)。

增肌飲食:燃料與修復的基石

飲食是增肌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您需要攝取足夠的熱量和關鍵營養素,為肌肉生長提供原料和能量。關鍵在於「熱量盈餘」和「足夠的蛋白質」

1. 熱量盈餘(Caloric Surplus)

要增肌,您每天攝取的總熱量需要略高於您消耗的總熱量。這個盈餘不宜過多,以免增加過多體脂肪,建議每天增加250-500大卡的熱量。您可以透過記錄飲食和體重變化來調整攝取量。

2. 蛋白質是肌肉的建築材料

蛋白質由胺基酸組成,是肌肉纖維修復和生長的必需品。建議的蛋白質攝取量為每公斤體重1.6-2.2克。例如,一個70公斤的人,每天需要攝取約112-154克的蛋白質。

  • 優質蛋白質來源
    • 動物性蛋白質:雞胸肉、魚肉、牛肉、雞蛋、牛奶、乳清蛋白。
    • 植物性蛋白質:豆類(豆腐、豆漿、豌豆)、堅果、種子、植物蛋白粉。

3. 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

碳水化合物是身體主要的能量來源,尤其在訓練時,充足的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足夠的能量,並幫助儲存肌糖原,減少肌肉在訓練中被分解作為能量的機率。

  • 複合式碳水化合物:全麥麵包、糙米、燕麥、地瓜、馬鈴薯、蔬菜、水果。這些食物能提供穩定持久的能量。

4. 健康脂肪維持荷爾蒙平衡

脂肪對於荷爾蒙(包括促進肌肉生長的睪固酮)的產生至關重要,同時也提供能量。選擇健康的脂肪來源。

  • 健康脂肪來源:酪梨、堅果、種子、橄欖油、魚油。

5. 進食時機

  • 訓練前後的飲食:在訓練前1-2小時攝取一份含有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餐點,為訓練提供能量。訓練後30分鐘至2小時內,攝取一份富含蛋白質的餐點,有助於肌肉修復和再生。
  • 少量多餐:將每日總攝取量分成4-6餐,有助於穩定血糖,持續為身體提供營養。

充足的恢復:讓肌肉得以成長

訓練只是刺激肌肉,而真正的肌肉生長發生在休息和恢復期間。忽視恢復,即使有再好的訓練和飲食,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 睡眠
  • 每晚7-9小時的高品質睡眠是肌肉修復和荷爾蒙分泌的關鍵時期。在睡眠中,身體會釋放生長激素,促進肌肉修復和成長。

  • 休息日
  • 在安排訓練計劃時,務必包含足夠的休息日。同一塊肌肉群在訓練後需要約24-72小時來修復和成長,避免連續訓練同一部位。

  • 積極恢復
  • 在休息日可以進行一些低強度的活動,如散步、伸展、輕度有氧運動,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廢物代謝,緩解肌肉痠痛。

  • 壓力管理
  • 長期的高壓力會導致皮質醇水平升高,這是一種分解代謝的荷爾蒙,不利於增肌。學會放鬆,管理壓力。

增肌的常見誤區

  • 只做有氧運動:雖然有氧運動對整體健康有益,但過多的有氧運動可能會影響增肌效果,因為它會消耗大量的能量,並可能促進肌肉分解。
  • 忽視蛋白質攝取:認為多吃肉就好,但沒有控制總量和攝取時間。
  • 訓練過度(Overtraining):持續不斷地高強度訓練,沒有給予身體足夠的休息,反而會導致疲勞、傷病,並抑制肌肉生長。
  • 對訓練感到厭倦,缺乏動力:沒有設定明確目標,或者訓練方式單一,容易導致放棄。
  • 相信「快速增肌」的說法:增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長期堅持。

總結來說,怎麼增肌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將科學的訓練方法、均衡營養的飲食以及充分的休息恢復結合起來。理解肌肉生長的原理,並將其應用到您的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恆,您將能有效地達到增肌目標。

怎麼增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