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歲女子確診外陰癌!她的“壞習慣”為所有人敲響警鐘!值得借鑑
“那裡實在太癢了,我沒辦法才來的。”
張阿姨今年54歲了,3年前就發現私處長了個小腫塊,但由於部位害羞,也沒有什麼不適,買了點清潔劑用用就過去了。
但最近這段時間,小腫塊越來越大,表面更是發生了潰爛,外陰也反覆瘙癢,怎麼撓也止不住。特別是到了晚上睡覺的時候,更是癢得睡不著。
沒辦法之下,張阿姨來到了醫院檢查,只是這一檢查卻直接確診了外陰癌。
醫生表示要是早點來,改掉不重視的“壞習慣”,或許結果會不一樣。
一、外陰也會得癌?絕經婦女得注意
說起外陰瘙癢,往往想到的第一個就是陰道炎,不少人會覺得是個小毛病,去藥店買點藥洗洗就好了。但事實上,外陰瘙癢除了是炎症,還可能是外陰惡性腫瘤。
外陰癌是一種罕見的女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僅佔所有女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的2%~5%。該病發生於女性外陰,包括大陰唇、小陰唇、陰蒂等部位,主要病理型別為鱗狀上皮細胞癌。
清遠市婦幼保健院婦科主任黃文靜表示,外陰癌可在任何年齡段發生,但絕經期後的女性更容易罹患。隨著年齡增長,外陰癌的風險逐漸增加,患者的平均年齡約為65歲,這與隨年齡增長導致的免疫力下降有關。
另外,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婦產科鮑立軍教授提醒,外陰癌早期通常需要手術治療,有時即使腫瘤很小,也可能需要切除整個外陰。
術後外陰傷口的一期癒合率較低,這可能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較大影響,所以早診早治十分重要。
二、警惕4個異常,或是癌症來臨訊號
外陰癌早期病變通常規模較小,但其主要透過直接淋巴轉移進行蔓延,可能侵及周圍組織。
隨著病情進展,患者可能經歷外陰潰瘍、糜爛、出血、疼痛和感染等症狀,嚴重影響生活質量,並可能累及肛門、直腸和膀胱等部位。
目前尚無針對外陰癌的特定篩查方法,最有效的預防方法是及時治療外陰癌前病變,以降低外陰癌的發生率。
生活中,若發現自己身體出現以下4個異常,需要警惕是病變引起,及早診治。
1.瘙癢——最常見的症狀
部分患者可能長時間經歷瘙癢,甚至持續5-20年。
然而,許多患者在初期並未引起足夠重視,直到瘙癢加劇,出現區域性潰爛、壞死等症狀才就診,導致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2.區域性結節、腫塊
有些患者可能伴有外陰白斑等症狀,腫塊以外生性和菜花型的腫塊較為常見,而結節或團塊較為罕見。
3.疼痛、泌尿異常
隨著病情進展,結節腫塊可能逐漸增大並最終潰破,此時常伴有區域性疼痛。
當腫塊壓迫尿道或直腸時,可能引起泌尿或肛腸症狀,如尿頻、尿急、以及單側或雙側腹股溝淋巴結腫大等。
4.分泌物增多、出血
外陰癌形成的區域性腫塊可能導致區域性分泌物增多,並且有時可能伴有出血症狀。
三、外陰瘙癢不羞恥,遠離5個壞習慣輕鬆應對
外陰瘙癢是外陰癌最常見的症狀,但其實私處瘙癢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是找出病因,然後高質量完成治療。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副主任醫師叢青表示,在日常生活中,私處經常瘙癢的女性,最好能遠離下面5個壞習慣。
1.久坐不動,懶得換衛生巾
在月經期間,建議選擇吸收效能強、舒適的衛生巾品牌,或者使用衛生棉條,以減少經血對外陰皮膚的刺激。
對於長時間久坐的人群,尤其是在月經量較大時,應定期更換衛生巾,以避免細菌滋生和感染。
2.愛吃辛辣或海鮮類食物
一些人可能對特定食物過敏,導致外陰瘙癢。辛辣食品或海鮮是常見的誘因之一。因此,需要留意個人的飲食習慣,避免食用可能引起瘙癢的食物。
3.不重視外陰皮膚
一些外陰瘙癢可能是疾病的早期症狀,如外陰硬化性苔蘚、外陰上皮內瘤變等。
因此,在清潔時要注意外陰皮膚的狀態,如出現異常情況要及時就診。
4.頻繁給外陰進行“消毒”
使用醋、鹽水清洗外陰,或用熱水蒸汽燻烤外陰皮膚是錯誤的做法。
這些方法會對皮膚造成刺激,使其更加脆弱敏感。應該選擇溫和的清潔方式,並避免用指甲抓搔外陰。
5.日常生活容易焦慮
焦慮和抑鬱情緒可能加重外陰瘙癢的症狀。要保持心情愉快,戒菸戒酒,保持規律的飲食和作息時間,以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
外陰癌是一種罕見但嚴重的疾病,預防的關鍵在於避免一些不良習慣和及時發現異常情況,早期診斷治療可以有效預防和管理外陰癌。
參考資料:
[1]《拖延3年,私處小腫塊確診外陰癌!有長期瘙癢等問題的女性要注意》.西安交大一附院東院區.2022-04-26
[2]《這個“部位”經常瘙癢?當心是“癌”預警》.清遠市婦幼保健院.2023-04-21
[3]《【全國腫瘤防治宣傳週】外陰瘙癢,警惕外陰癌》.西安市中心醫院.2023-04-18
[4]《私處總是癢,這7個壞習慣一定要改!》.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2023-05-16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