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時間,炎症變癌症?這些情況勸你別拖!少吃5種促炎食物

2年時間,炎症變癌症?這些情況勸你別拖!少吃5種促炎食物

2年前,57歲的江師傅總感覺噁心,於是就掛了消化內科的號。醫生髮現江師傅以前從來都沒做過全面體檢,就讓他先做個胃鏡看看。


胃鏡檢查結果很快就出來了,江師傅患有反流性食管炎、非萎縮性胃炎伴糜爛。除此之外,患者的食管中段有充血灶,具體性質不明,需要進一步病理檢查。


江師傅總是犯惡心的病因找到了,那便是反流性食管炎。但是醫生考慮到他的食管健康不佳:不僅糜爛、有炎症,還存在“鱗狀上皮輕度不典型”。這說明也有可能是早期食管腫瘤。而且江師傅還有著長期吸菸、大量飲酒的習慣,這對病情也不利。


但是江師傅的眼睛一看得到報告單上的某某“炎症”,就大手一揮:“沒事沒事,應該就是炎症吧,回家之後多養養就行了。我自己的身體,我再清楚不過了!”


執拗的江師傅就這麼離開醫院,回了家。直到2年後,他因為吞嚥不適的症狀加重,著實難忍,這才去準備複查。

天不遂人願。這次的胃鏡和病理結果讓患者心如死灰!原來,短短2年時間,看似平平無奇的炎症竟進展為食管低分化鱗狀細胞癌,浸潤黏膜下層1/3,無法內鏡下切除了。


炎症離癌有多近?4種炎症不能拖!


很多人都感染過炎症,總感覺這就是機體的一種免疫反應,沒什麼可怕的。它怎麼會搖身一變,變成了癌症的催化劑呢?


實際上,我們常出現的發熱、疼痛、紅腫等症狀,都是屬於急性炎症的表現。


隨著急性炎症反覆發作,進展成持續時間很長的慢性炎症時,組織器官反覆“修補”,細胞在不停地繁殖和分裂中更容易DNA複製錯誤,產生過多的癌細胞,最後就有就可能演化成癌症。

比如以下幾種炎症,就絕不能拖著不管、耽誤病情,否則極易惡化成癌!


①肝炎

病毒性肝炎、酒精型肝炎、脂肪性肝炎一旦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長期下去就有可能發展成肝硬化、最後變成肝癌。


②胃炎

別再拿炎症當小事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如果缺乏及時、有效地治療,從初期的淺表性胃炎發展成胃癌,只需要經歷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這三步。


③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在治療不及時的情況下,可能長出胰腺假性囊腫,最後惡化成胰腺癌。根據統計,約百分之八十的胰臟癌病人有胰腺炎史。


④腸炎

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會反覆破壞腸道區域性組織結構,產生異型增生,所以是癌變機率高、極易復發的一種“高危”炎症。


這2種行為做得越多,炎症更易變成癌


第一種,就是長期熬夜。

熬夜加重免疫系統的負擔,影響機體自身的免疫調節、對炎性反應的調控,從而引起慢性炎症。所以不熬夜,保持免疫水平對身體健康來說太重要了。


第二種,就是吃了太多的“促炎食物”。

我們要是在平時的飲食中,吃了太多的促炎食品,能刺激細胞內炎性因子的釋放,也會提高機體的炎症水平。所以餐桌上的5種“促炎飲食”,千萬別再碰了!

①加工肉類

加工肉類裡含有多聚芳烴、雜環胺類,它們會引起機體內炎性因子的增加。


②高糖食物、精製主食

蛋糕、餅乾等高糖食物和澱粉含量很高的精製主食會很快升高我們的血糖。高糖環境下,機體容易出現氧化應激反應。


③酒精

酒精不僅會增加肝臟的負荷,還會破壞腸道的菌群,誘發炎症。


④富含反式脂肪酸的零食

像配料表含有植脂末、植物奶油、奶精、氫化植物油、代可可脂的零食就要少吃了,這都是反式脂肪酸的“馬甲”、“別名”,能升高多種炎症因子水平。


⑤高鹽飲食

很多人愛吃的榨菜、豆豉、腐乳都是高鹽食物,這會促進細胞產生促炎因子白細胞介素-6,還能破壞能增強腸道上皮細胞完整性的有益菌---乳酸桿菌。

Dr.X說

儘量不要多吃這種促炎食物,平時可以多吃一些顏色較深的蔬果和全穀類食物,能降低餐後血糖,輔助抗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