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龜粿是用什麼米做的?紅龜粿的米種、糯米比例及製作秘訣全解析

紅龜粿是用什麼米做的?紅龜粿的米種、糯米比例及製作秘訣全解析

紅龜粿是用什麼米做的?

紅龜粿的主要米種是糯米。 傳統的紅龜粿,其外皮的Q彈軟糯口感,主要來自於使用糯米製作。而米種的選擇,以及糯米與其他米種的比例,會直接影響紅龜粿的質地和風味。

一、 紅龜粿的米種選擇:糯米是主角

在製作紅龜粿時,最核心的材料就是米。而對於紅龜粿而言,糯米(又稱粘米、圓糯米)是不可或缺的主角。 糯米的獨特之處在於其澱粉結構,加熱後會產生黏性和彈性,這也是紅龜粿外皮那種Q彈、嚼勁十足的關鍵所在。

1. 為什麼是糯米?

  • 高黏性: 糯米富含支鏈澱粉,加熱後能形成緊密的網狀結構,賦予粿皮良好的黏合力和延展性。
  • Q彈口感: 糯米製成的粿皮,口感軟糯而不失嚼勁,這是許多傳統米食的共同特點。
  • 易塑形: 糯米的黏性也使其在揉捏、壓模的過程中更容易成型,方便製作出紅龜粿的特色龜殼紋路。

2. 不同種類的糯米

市面上的糯米主要分為兩種:

  • 白糯米: 最常見的糯米品種,顏色乳白,黏性和彈性良好,是製作紅龜粿最常用的選擇。
  • 黑糯米: 顏色呈現紫黑色,帶有獨特的香氣,有些地區也會使用黑糯米來製作不同風味的紅龜粿,但相對較少見。

在選擇糯米時,建議選擇米粒飽滿、色澤潔白、無雜質的新鮮糯米,這樣製作出的紅龜粿口感和風味最佳。

二、 糯米與其他米種的黃金比例

雖然糯米是製作紅龜粿的關鍵,但很多時候,為了調整粿皮的軟硬度、改善口感的細膩度,也會混合少量的其他米種。 這種比例的調配,是許多老師傅的獨門秘訣,也是影響紅龜粿口感細微差異的重要因素。

1. 純糯米製作

完全使用糯米製作的紅龜粿,口感會非常Q彈、軟糯,甚至有點「黏牙」。 這種做法最能體現糯米的純粹風味,但對於一些不喜歡過於軟黏口感的人來說,可能會覺得稍嫌韌。適合追求極致Q彈口感的愛好者。

2. 糯米與在來米(梗米)的混合

在來米(又稱梗米、白米)的特性與糯米不同,其澱粉結構較為鬆散,煮熟後米粒較為分明,口感偏向鬆軟。將在來米與糯米混合,可以達到以下效果:

  • 改善口感: 加入一定比例的在來米,可以稍微降低粿皮的黏性,讓口感更為柔順,不會那麼「黏牙」。
  • 增加韌性: 在來米可以增加粿皮的韌性,使其在蒸煮過程中不易破裂,也更容易定型。
  • 調節軟硬: 透過調整在來米與糯米的比例,可以精準控制紅龜粿的軟硬度,找到最適合個人口味的口感。

常見的混合比例:

  • 8:2 或 7:3 的糯米與在來米比例: 這是比較常見且廣受歡迎的比例,既能保有糯米的Q彈,又能讓口感更為平衡,細膩度增加。
  • 6:4 的糯米與在來米比例: 喜歡較為鬆軟口感的,可以嘗試這個比例,但要注意糯米比例太低可能會影響Q彈度。

重要提示: 在來米需要先稍微浸泡,然後與糯米一同磨成米漿,或是直接將米蒸熟後再混合。傳統的做法通常是將米浸泡後一起磨成米漿,這樣更容易均勻混合。

3. 糯米與蓬萊米(CNS規定的一等米)的混合

蓬萊米是台灣主要的秈稻品種,米粒較短,煮熟後口感較為軟黏,但黏性不如糯米。將蓬萊米與糯米混合,也能達到類似在來米的效果,但口感可能會略有不同。

  • 口感: 蓬萊米混合後,口感會比較濕潤,但可能不如在來米來的有嚼勁。
  • 適用性: 如果手邊沒有在來米,也可以考慮使用蓬萊米作為替代,但需注意比例調整。

三、 製作紅龜粿的米漿處理

無論選擇何種米種組合,將米處理成米漿是製作紅龜粿的關鍵步驟。傳統上,都是將浸泡過的米粒磨成細緻的米漿。

1. 浸泡

將選好的米(糯米及其他米種)清洗乾淨,用清水浸泡。浸泡時間會因季節和米的種類而異,一般建議:

  • 糯米: 夏季約 4-6 小時,冬季約 6-8 小時。
  • 在來米/蓬萊米: 夏季約 2-3 小時,冬季約 3-4 小時。

浸泡是為了讓米粒吸飽水分,更容易磨成細緻的米漿,也更容易蒸熟。

2. 磨漿

  • 傳統石磨: 這是最傳統也最能保留米粒風味的方法,但較為費力。
  • 現代磨漿機/果汁機: 現在多使用電動磨漿機或功率較高的果汁機來製作米漿。

磨漿的關鍵:

  • 水量控制: 磨漿時加入的水量非常重要,太稀的米漿蒸出來的粿會太軟,太稠的則會太硬。通常是邊磨邊觀察,達到濃稠適中的狀態。
  • 細緻度: 米漿越細緻,製作出的粿皮口感越光滑。

3. 沉澱與濾乾

磨好的米漿會稍微靜置,讓米粒沉澱,然後將多餘的水分濾乾。這一步驟的目的是獲得較為濃稠的米漿,方便後續操作。

米漿的濃稠度判斷: 用湯匙舀起米漿,米漿會緩緩流下,在湯匙上形成一層厚厚的、不易滴落的狀態,這就是適合製作紅龜粿的米漿。

四、 影響口感的其他因素

除了米種的選擇和比例,還有一些其他因素也會影響紅龜粿的最終口感:

1. 揉捏技巧

將米漿蒸熟或煮熟後,需要經過揉捏的步驟,將其揉成光滑的粿皮。揉捏的力度和時間,會影響粿皮的Q彈度和細膩度。揉得越充分,粿皮的口感會越好。

2. 糖的添加

在製作粿皮時,通常會加入適量的糖,這不僅能增加甜味,也能幫助米漿的糊化,使粿皮更加Q彈,並延長保存期限。

3. 餡料的選擇

紅龜粿的餡料種類繁多,如綠豆沙、紅豆沙、花生等,餡料的濕潤度和甜度也會間接影響整體口感的平衡。

4. 蒸煮時間

適當的蒸煮時間能讓粿皮完全熟透,呈現最佳的Q彈度。蒸煮不足會導致粿皮不熟,口感生硬;蒸煮過久則可能導致粿皮過於軟爛。

五、 結論

總而言之,紅龜粿是用「糯米」製作的,但為了調整口感,常會與「在來米」或其他米種按一定比例混合。 糯米提供了Q彈的基礎,而其他米種的加入則能使口感更加平衡、細膩。米種的選擇、米漿的處理、揉捏的技巧以及蒸煮的火候,都是影響紅龜粿美味的關鍵。下次品嚐紅龜粿時,不妨細細感受那份來自米糧的純粹與手作的溫度。

紅龜粿是用什麼米做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