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很容易暈車?深入探究暈動病易感性的原因

為什麼有人很容易暈車?深入探究暈動病易感性的原因

為什麼有人很容易暈車?

暈動病(Motion Sickness),俗稱暈車,是指在乘坐交通工具時,身體內部的平衡感與視覺接收到的信息產生衝突,導致大腦出現混亂,從而引發一系列不適症狀,包括噁心、嘔吐、頭暈、出冷汗、疲勞感等。

之所以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暈車,主要與以下幾個生理和心理因素有關:

內耳前庭系統的敏感度差異

我們內耳中的前庭系統是維持身體平衡的關鍵。它包含三個半規管和兩個耳石器官,負責感知頭部的運動和重力。當交通工具移動時,這些結構會向大腦發送信號。對某些人來說,他們的前庭系統可能對這種運動信號更為敏感。即使是輕微的顛簸或搖晃,也可能引發強烈的平衡感知信號,這些信號如果與視覺信息不符,就容易導致暈動病。

半規管與視覺信息的失配

暈動病的核心問題在於感覺器官之間的“信息失配”。例如,當你在車內閱讀時,你的眼睛接收到的是靜止的書本,但你的內耳卻感知到車輛在移動。這種視覺和前庭系統傳達的運動信號之間的矛盾,會讓大腦感到困惑,進而觸發暈動病的症狀。有些人對這種失配的容忍度較低,更容易出現不適。

視覺信息的影響

視覺信息在暈動病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當你專注於一個靜止的物體,比如書本或手機屏幕,而身體卻在經歷運動時,大腦會接收到相互矛盾的信息。相比之下,如果能看到窗外的地平線或遠處的景物,視覺系統就能接收到與內耳感知到的運動相符的信息,有助於減輕暈動病的發生。因此,那些視覺感知與身體運動感知之間更容易產生衝突的人,更容易暈車。

個人體質和遺傳因素

研究表明,暈動病存在一定的遺傳傾向。如果你的父母或近親有暈車的歷史,你更容易出現同樣的問題。這可能與遺傳的基因有關,這些基因影響著神經系統對運動和平衡信號的處理方式,以及前庭系統的發育和功能。一些研究還發現,某些基因變異可能導致某些神經遞質(如血清素)的功能異常,進而影響暈動病的易感性。

心理因素和焦慮感

心理因素也會顯著影響暈動病的發生和嚴重程度。對於那些曾經有過嚴重暈車經歷的人來說,即使是預期可能會暈車,也會產生焦慮和恐懼。這種心理上的預期和緊張情緒,本身就能夠加劇身體的不適感,形成一個惡性循環。焦慮和壓力會影響神經系統的穩定性,使身體更容易對運動刺激產生過激反應。

年齡和性別差異

暈動病在不同年齡段的人群中表現出差異。嬰幼兒和兒童(尤其是2歲到12歲)對暈動病更為敏感,因為他們的神經系統仍在發育中,對運動刺激的處理能力相對較弱。隨著年齡增長,許多人的暈動病症狀會逐漸減輕,到成年後可能不再出現,或者症狀減輕。然而,一些人在老年時期,前庭系統功能可能出現退化,也可能重新出現或加重暈動病的症狀。此外,女性,尤其是在經期、懷孕期間或更年期的女性,由於激素水平的波動,似乎對暈動病的易感性更高。

其他生理狀況

某些生理狀況也會增加暈動病的風險。例如,患有偏頭痛的人,他們的暈動病風險也相對較高。這可能與大腦中與偏頭痛和暈動病相關的神經通路存在某些共通性有關。此外,內耳的某些疾病,如梅尼埃病(Menieres disease),也會影響平衡功能,進而導致或加劇暈動病的症狀。

如何減輕暈車不適?

了解了為何容易暈車,以下是一些實用的方法,可以幫助您減輕或避免暈車的不適:

  • 選擇合適的位置: 盡量選擇交通工具上最穩定的位置,例如汽車的前排座位,飛機的機翼附近,或船舶的甲板中部。
  • 保持視線開闊: 盡量望向遠方,尤其是地平線。這有助於你的視覺信息與內耳接收到的運動信息保持一致。
  • 避免在移動中閱讀: 盡量不要在車輛、船隻或飛機移動時閱讀書籍、手機或平板電腦,這會加劇視覺和前庭系統的矛盾。
  • 保持空氣流通: 打開車窗,讓新鮮空氣流通,或者使用風扇對著臉部吹,有助於緩解噁心感。
  • 閉目休息: 如果無法看到穩定的外界景物,閉上眼睛,專注於聽覺和觸覺,有時也能幫助減輕不適。
  • 深呼吸和放鬆: 進行深呼吸練習,嘗試放鬆身體,減少焦慮情緒。
  • 飲食注意: 在出行前和旅途中,避免油膩、辛辣或過於刺激的食物。少量清淡的食物,如蘇打餅乾,有時能緩解胃部不適。
  • 服用暈車藥: 在出行前諮詢醫生或藥師,選擇合適的暈車藥物。這些藥物通常作用於大腦中與噁心和嘔吐相關的區域。
  • 穴位按壓: 一些人發現按壓手腕內側的“內關穴”(位於手腕橫紋上方約三橫指處)有助於緩解噁心。
  • 生薑: 薑是另一種被認為有助於緩解噁心的天然方法。可以嘗試薑糖、薑片或薑茶。

總之,暈動病的發生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涉及內耳平衡系統、視覺感知、大腦處理、遺傳體質以及心理狀態等多方面的因素。理解這些因素有助於我們更好地預防和應對暈車帶來的不適。

為什麼有人很容易暈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