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欖隧道是誰的?獨家揭秘擁有者與營運權

大欖隧道是誰的?獨家揭秘擁有者與營運權

大欖隧道是誰的?

大欖隧道是由香港政府授權,並由專責公司「大欖隧道有限公司」(The Tates Cairn Tunnel Company Limited)擁有及營運。

大欖隧道是香港重要的跨境基建之一,其擁有權和營運權的歸屬,是不少市民和對香港基建感興趣人士的疑問。本文將深入探討大欖隧道的擁有者、營運模式以及相關的歷史背景,為讀者提供清晰全面的解答。

大欖隧道的擁有權與營運權

要理解「大欖隧道是誰的」,首先需要釐清「擁有權」與「營運權」這兩個概念。在許多大型基建項目中,政府往往是項目的出資者或擁有土地使用權,但實際的營運管理則可能委託予私人公司。

專責公司:大欖隧道有限公司

大欖隧道有限公司是專門為建設、擁有及營運大欖隧道而成立的公司。該公司透過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簽訂專營權協議,獲得了在大欖隧道及其連接道路上收取隧道費的權利,並負責隧道的日常管理、維護和營運工作。這意味著,雖然隧道建於香港土地上,其直接的「擁有者」和「營運者」是這家專責公司。

專營權協議的性質

與香港政府簽訂的專營權協議,賦予了大欖隧道有限公司在特定時期內營運隧道的專有權利。這類協議通常包含隧道的建設標準、服務水平、收費機制、營運年期以及期滿後的歸屬等條款。政府透過專營權模式,能夠引入私人資金和專業技術來建設和營運大型基建,同時保留對公共服務的監管權。

大欖隧道的歷史背景與建設

了解大欖隧道的歷史,有助於我們更深入地理解其擁有權的形成。大欖隧道於1998年通車,是連接香港新界西部與九龍半島的重要通道,極大地紓緩了當時連接兩地的交通壓力,特別是往來吐露港公路和汀九橋的車流量。

隧道的建設和營運權的授予,是香港政府公共交通策略規劃的一部分。為了確保項目的順利進行,並吸引私人投資,政府設立了專營權制度,讓像大欖隧道有限公司這樣的專責機構來承擔建設和營運的責任。

營運模式與收益來源

大欖隧道的營運模式主要依賴於收取隧道費。所有使用大欖隧道的車輛,無論是私家車、的士、貨車還是巴士,都需要繳付相應的隧道費。這筆隧道費是公司主要的收入來源,用於支付隧道的營運成本、維護費用、貸款利息以及為股東帶來回報。

大欖隧道有限公司的收入主要來自:

  • 隧道費收入: 這是最主要的收入來源,所有過境車輛均需繳付。
  • 其他相關業務: 可能包括廣告收入、停車場收入(若有)等,但比例較小。

公司在營運過程中,也需要定期向政府匯報營運狀況,並遵守相關的規例。隧道的收費水平通常會根據專營權協議進行調整,並可能受到政府的監管。

隧道費的用途

收取的隧道費並非全歸公司所有,而是需要用於多個方面:

  • 營運及維護費用: 包括日常清潔、照明、通風系統、消防系統、交通管理系統的運行和維護,以及定期的結構檢查和維修。
  • 員工薪酬: 支付營運、管理和維護人員的薪資。
  • 貸款償還與利息: 由於隧道的建設通常涉及巨額貸款,隧道費的一部分用於償還本金和支付利息。
  • 股東回報: 在滿足上述所有開支後,剩餘的利潤則作為股東的回報。
  • 政府權利金/稅收: 根據專營權協議,公司可能還需要向政府繳付一定的權利金或稅款。

專營權的年期與未來

大欖隧道的專營權有法定的年期。在專營權屆滿後,隧道的歸屬和營運權的安排則會由香港政府根據當時的政策和法律進行決定。這可能包括:

  • 延長現有專營權: 如果營運良好且符合公眾利益。
  • 重新招標: 將營運權授予新的營運商。
  • 政府收回經營: 政府自行接管隧道的營運。

因此,從長遠來看,雖然目前大欖隧道由大欖隧道有限公司擁有和營運,但其最終的「擁有者」以及未來的營運模式,最終仍取決於香港政府的政策決定。

結論

總而言之,當我們問「大欖隧道是誰的」時,最直接的答案是:大欖隧道由「大欖隧道有限公司」擁有及營運,該公司是根據香港政府的專營權協議而設立的。 這家公司負責隧道的日常營運、維護和收取隧道費,以維持隧道的正常運作並為其股東帶來回報。

理解這一點,有助於我們更好地認識香港的基建管理模式,以及這些重要公共設施如何透過公私營合作的方式來為市民提供服務。

大欖隧道是誰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