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網膜剝離會怎樣?關鍵症狀、影響與治療全解析

視網膜剝離會怎樣?關鍵症狀、影響與治療全解析

視網膜剝離會怎樣?

視網膜剝離是一種嚴重的眼科急症,若不及時治療,可能導致永久性視力喪失。 視網膜是眼睛後部的感光細胞層,負責將光線轉換為神經訊號傳遞給大腦,從而形成視覺。當視網膜與其下方的脈絡膜(提供血液的血管層)分離時,即發生視網膜剝離。剝離的視網膜無法獲得足夠的氧氣和營養,會逐漸失去功能,導致視力下降甚至失明。

視網膜剝離的主要症狀

視網膜剝離的症狀可能因剝離的範圍和速度而異,但通常會突然出現,且不會伴隨疼痛。常見的症狀包括:

  • 飛蚊症 (Floaters) 突然增加: 這是最常見的早期徵兆。患者會感覺眼前出現黑點、線條或網狀物,數量突然增多,且移動迅速。
  • 閃光感 (Flashes): 感覺眼前有明亮的閃光,即使在黑暗中也會出現。
  • 視野缺損 (Vision Loss): 感覺有窗簾或陰影遮擋住部分視野,通常從周邊視野開始,逐漸向中心擴展。
  • 視力模糊: 視力突然變得模糊不清。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可能沒有明顯的症狀,或者症狀出現得較慢,因此定期進行眼科檢查至關重要,特別是對於高風險人群。

視網膜剝離的成因

視網膜剝離的發生有多種原因,主要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 裂孔性視網膜剝離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

這是最常見的一種,約佔所有視網膜剝離病例的80%。其發生是由於視網膜出現裂孔或破洞,液態的玻璃體(眼球內的膠狀物質)滲入視網膜與脈絡膜之間,將視網膜推離。裂孔的形成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 年齡增長: 隨著年齡增長,玻璃體會發生液化和收縮,容易牽引視網膜,形成裂孔。
  • 高度近視: 長期高度近視(通常指近視度數超過600度)會導致眼軸變長,視網膜被拉伸變薄,更容易產生裂孔。
  • 外傷: 眼部受到鈍擊或穿刺傷,可能直接造成視網膜撕裂。
  • 家族史: 有視網膜剝離家族史的人,風險較高。
  • 其他眼部疾病: 例如後部玻璃體剝離、視網膜變性等。
2. 牽引性視網膜剝離 (Tractional Retinal Detachment)

這種情況是由於眼內有異常的纖維組織增生,形成瘢痕,這些瘢痕收縮並牽拉視網膜,使其脫離脈絡膜。常見的引起牽引性視網膜剝離的疾病包括:

  •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Diabetic Retinopathy): 這是糖尿病引起的最嚴重眼部併發症之一。
  • 視網膜靜脈阻塞 (Retinal Vein Occlusion): 阻礙血液回流,導致視網膜缺氧,進而引起異常血管增生。
  • 其他炎症或增生性疾病。
3. 滲出性視網膜剝離 (Exudative Retinal Detachment)

此類剝離是由於脈絡膜的滲出物積聚在視網膜下方,將視網膜推離,而視網膜本身並沒有裂孔。這通常與以下情況有關:

  • 脈絡膜炎 (Choroiditis): 脈絡膜的炎症。
  • 脈絡膜腫瘤 (Choroidal Tumors)。
  • 其他全身性疾病引起的眼部炎症。

視網膜剝離的後果和影響

視網膜剝離的後果非常嚴重,其主要影響是:

  • 視力永久性損傷: 如果視網膜剝離未得到及時治療,或治療效果不佳,視網膜細胞將因缺氧而壞死,導致永久性的視力下降,甚至完全失明。
  • 黃斑部受損: 黃斑部是視網膜中央負責精細視力(如閱讀、辨識人臉)的區域。如果黃斑部發生剝離,視力損失會非常嚴重,且恢復的可能性較小。
  • 視野喪失: 即使部分視力恢復,患者的視野也可能出現永久性的缺損,影響日常生活,例如行走時容易絆倒,或者難以察覺周圍的物體。
  • 影響日常生活: 嚴重的視力障礙會嚴重影響個人的工作、學習、社交和生活品質。

視網膜剝離的診斷

確診視網膜剝離需要由眼科醫生進行詳細的眼部檢查。常用的診斷方法包括:

  • 散瞳檢查 (Dilated Fundus Examination): 滴入散瞳藥水後,醫生會使用眼底鏡或裂隙燈檢查視網膜的狀況,這是診斷視網膜剝離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步驟。
  • 眼部超音波 (Ocular Ultrasound): 對於一些玻璃體出血較多、無法看清眼底的患者,眼部超音波可以幫助評估視網膜是否剝離。
  • 光學同調斷層掃描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 OCT可以提供視網膜結構的詳細橫斷面圖像,有助於識別視網膜的裂孔、水腫和剝離的程度。

視網膜剝離的治療

視網膜剝離的治療方法取決於剝離的類型、範圍和患者的具體情況。治療的目標是將剝離的視網膜重新貼合到脈絡膜上,並防止其再次剝離,從而盡可能地恢復視力。

手術治療

大多數視網膜剝離都需要手術治療。常見的手術方式包括:

  1. 鞏膜扣帶術 (Scleral Buckling): 這是一種傳統的手術方法。醫生會在眼球外部縫上一條矽膠條或海綿條,將眼球壁向內壓迫,使剝離的視網膜靠近脈絡膜,促進其癒合。
  2. 玻璃體切割術 (Vitrectomy): 這是一種微創手術,通常用於處理複雜的視網膜剝離,如伴有嚴重玻璃體出血、增生性視網膜病變或牽引性剝離。醫生會通過微小的切口進入眼球,切除部分或全部的玻璃體,然後用氣體、矽油或生理鹽水填充眼球,將視網膜推回原位。
  3. 鞏膜外冷凝或激光光凝 (Cryopexy or Laser Photocoagulation): 在手術前後,或對於一些簡單的視網膜裂孔,醫生可能會使用冷凍療法或激光療法,在視網膜裂孔周圍形成瘢痕,將視網膜固定在脈絡膜上,防止玻璃體液滲入。

手術後的護理

手術後,患者需要嚴格遵照醫生的指示進行護理,包括:

  • 保持頭部位置: 根據手術類型,可能需要保持特定的頭部姿勢(例如俯臥或側臥),以幫助視網膜復位。
  • 遵從醫囑用藥: 需按時使用抗生素眼藥水和消炎眼藥水,預防感染和控制炎症。
  • 避免劇烈運動和用眼過度: 術後一段時間內應避免提重物、劇烈運動、彎腰等增加眼壓的活動,並減少長時間近距離用眼。
  • 定期複查: 術後需要定期回醫院複查,監測視網膜癒合情況和視力恢復情況。

預防視網膜剝離

雖然並非所有視網膜剝離都能完全預防,但可以通過一些方法降低風險:

  • 定期眼科檢查: 特別是對於高風險人群(如高度近視、有家族史、糖尿病患者),應定期進行全面的眼科檢查,及早發現和處理視網膜的病變。
  • 保護眼睛免受外傷: 在進行可能導致眼部受傷的活動(如體育運動、裝修工作)時,佩戴護目鏡。
  • 控制慢性疾病: 積極治療和控制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以減少對視網膜的損害。
  • 注意用眼衛生: 避免長時間過度用眼,適當休息,保持眼睛的健康。

總之,視網膜剝離是一個嚴重的眼疾,了解其症狀、成因和後果至關重要。一旦出現懷疑症狀,應立即就醫,爭取最佳的治療時機,最大限度地保留視力。

視網膜剝離會怎樣

相關文章